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守信案例
余建玉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1岁患儿生命
发布时间:2019-07-30  |  专栏:守信案例
 “我的造血干细胞挽救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生命,更是一个家庭,我觉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人在一生中能做多少件这样有价值的事情呢?”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余建玉朴实的话语中道出满满的奉献情怀。昨日下午,浔阳区红十字会组织多名志愿者,社区学生在火车站欢迎英雄载誉归来。至此,余建玉成为了浔阳区第2例,九江市第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来了,来了!”14时45分,当余建玉面带笑脸地走到出站口时,早早等候在出站口的志愿者和孩子们立刻迎上去,孩子们给成功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余建玉送上鲜花。余建玉面带笑容向浔阳晚报记者谈起此次捐献过程。余建玉7月17日赴长沙湘雅医院后,开始进行捐献造血干细胞前的准备,18日开始打动员剂,每天2针,早晚各一针,在打了4天半的动员剂后,22日9点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后,余建玉成功捐献了14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这些“生命的礼物”当天就输入了一名一岁半的患儿体内,给这一家人带去了生命的希望。“整个过程很顺利,没有什么大的不适。”余建玉说,整个捐献过程,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使他感到十分温暖。 

  “尊敬的好心人,谢谢你给了我孩子二次生命,此刻心情除了不停谢谢,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这份恩情……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我给你跪下了,谢谢你恩人!”在患者家属写给余建玉的感谢信中,字字透着激动与感恩。由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双盲”原则,余建玉并不了解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将捐赠给谁,只知道是一个一岁半的小患者,但家属还是辗转将这封感谢信交到他手中。“收到感谢信,从信里得知这是一个被艰难困苦包裹的家庭时,心里很是难过。又为能为这个家庭尽了一点微薄之力而些许欣慰,希望孩子早日康复,这一家人越来越好。” 

  “采集完造血干细胞后,我感觉精神还不错,身体各方面都很正常,和捐献前没什么区别。”余建玉说,通过自己的捐献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拯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自己内心深有感触,庆幸能以己之力,感恩社会,奉献爱心,快乐自己。 

  “余建玉给我们传播了一种正能量,我们身边这样的无名英雄越来越多,他们都是我们学习榜样,尤其是年轻人积极参与到像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样义举中来。”自发赶来接余建玉的市民刘女士说道。 

  “目前浔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的队伍在逐渐扩大,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大爱无疆的善举,更看到了志愿者弘扬红十字精神,这是一种爱心的承接、正能量的传递。”浔阳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邹琦表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这种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用奉献的行动创造明天的奇迹。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大力宣扬捐造血干细胞的责任与意义,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使患者不再感到绝望,使医者不再感到苍白无力。”余建玉希望以后有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加入其中,让更多患者重获新生。为了表扬余建玉善举,浔阳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他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2019-07-30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