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渠县鲜渡镇金花村村民赵兴华从2016年起连续被评为“五星信用户”,凭着这个“五星信用户”,他拿着身份证、户口本,在渠县农商银行贷到了5万元信用贷款,且不需要任何抵押。他用这些钱扩大了自家生猪养殖的规模,预计能增加年收益4万余元。“如今,只要村民需要发展产业,就可以到银行申请信用贷款。”赵兴华说。只要守信用,信用评级就会不断提高,授信额度也会随之增加,如今,全村人都因讲诚信而获益。
与赵兴华情况相仿,同村村民黄庆伟的生活也有大变化。“想要致富首先得有本钱。”黄庆伟说。过去,他在建筑工地打工,除去日常家庭开支,基本剩不了多少。他考虑到自己的年龄也大了,想回家开个小饭店,却苦于没有前期启动资金。
今年春节,黄庆伟无意中在村委会门口看到了“信用村”铜匾,于是,他试着向渠县农商银行提交了贷款申请。没想到,没几天5万元贷款就到了自己的账户上。有了这笔贷款,黄庆伟在镇上顺利开了一家小饭馆。
信用环境的改善还吸引了不少农业企业,岳双华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据介绍,他过去一直在广西种植水果,拥有600余亩的种植基地,公司年产值达800余万元。在听说金花村被评为“信用村”后,他于2017年11月,投资了1500万元,成立了“渠县年丰水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起了近1000亩的水果种植基地,种植10余种水果。基地建成后,年利润预期可达600万元,能够长期为贫困户提供20余个长期就业岗位,提供1000个临时性就业岗位,有效助力金花村整体脱贫致富。
人行渠县支行以打造“信用村”为突破口,督导渠县农商银行在金花村开展贫困村创“信用村”试点工作,建立多层次工作推进体系,以“信用+信贷”模式带动经济发展,形成“贫困村”创“信用村”进而助推精准扶贫的“金花模式”,使农户切实享受到“信用村”创建带来的实惠和方便。
渠县农商银行采集了全村690户农户的信息,按“三星农户”“四星农户”“五星农户”对农户进行评级,授信金额达2323万元。通过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银行与村社、村民关系更加融洽,渠县农商银行向金花村投放的400多万元信用贷款未出现1笔不良贷款。自从挂牌“信用村”,村民能更加便利地获得银行信贷,当地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农户脱贫奔小康也有了更大的信心。
“信用村”创建以来,金花村村风、村貌有了很大的变化。村口张贴着“建设信用村、脱贫有信心”“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信用是个宝,发财致富少不了”等标语;当地金融机构通过村民大会、“农民夜校”等方式,普及诚信知识,营造争当“信用户”、创建“信用村”的氛围;群众对诚实守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人人守信”成了金花村的村风,讲诚信也成为了金花村村民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