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典型案例 > 守信案例
江先来:贫困户人穷志不短 拾金不昧众人赞
发布时间:2020-04-22  |  专栏:守信案例

江先来,1949年出生,江西省德安县宝塔乡九里村16组村民。

2018年3月14日,德安县宝塔乡九里村16组的贫困户江先来家来了一群陌生客人,九江市文明办的领导给他送来了2万元的好人奖励基金。乡亲们笑着说:“老江捡了1万元还给了别人,政府却奖给他2万元,好人还是有好报呵!

疾病缠身生活一贫如洗

今年69岁的江先来从小就家境贫寒。因三年自然灾害,1959年他的父亲活活饿死,母亲带着他的弟弟从安徽老家改嫁来到江西省德安县的九里村落户安家。三年后,13岁的江先来历经艰辛来德安找到了她们。老江和老伴司石芝1969年结婚,有4个孩子:2个女儿先后出嫁,39岁的小女儿患有精神分裂症,平时要吃药维持,儿子患有严重的内风湿,劳动能力差,平时打点零工。小孙女2017年患眼角膜破裂,去上海治病一下子花去了10万多元,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好比是雪上加霜。不仅如此,江先来早年就患有双腿骨头坏死病,需要拄拐杖走路,老伴患有糖尿病,平时要打胰岛素。说起老江,乡亲们无不摇头叹息说,一家的老弱病残,这日子可怎么过啊!2014年,村里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评议投票,江先来家全票通过被列为贫困户。政府还为他一家解决了农村低保,一年下来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

自力更生坚持向上向善

尽管生活一贫如洗,但老江说,这么多年来,我不羡慕人家有钱,我羡慕人家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羡慕人家有好心肠做好事,我没做过一件亏心事,更别说占人家的便宜了,我教育儿孙基本做人准则就是“不做亏心事,多做善事好事”。为了谋生,江先来就在家附近的四五八厂做民工,1970年拉板车侧翻,把右腿压断,造成终身残疾。残疾失去劳动能力后,他又学理发开了个理发店,后来还到宝塔农机厂做钳工。随着年纪增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实在做不动了,老江才无奈回了家。尽管生活困难,老江从不去村里乡里哭穷要救济。他时常劝导孩子们说,天不绝人之路,人穷志不能穷,俺家自己的困难俺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大女儿二女儿出嫁后,都在县城工厂上班,平时都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支付妹妹的药费。老伴做好家务后,就到附近的养殖场帮忙捡鸡蛋挣点小钱。老江不能干重活,就买了一辆二手电动三轮车,收点废品换点钱。就连年幼的小孙女也很懂事,平时从不买零食吃。一家人互相扶助,共经风雨,日子过得清苦,却没有谁抱怨,没有谁悲观。老江说,小孙女学习成绩很好,以后肯定有出息,是我们江家未来的希望。

拾金不昧引来众人点赞

2月8日,江先来骑电动四轮车去接放学的孙女回家,在返回的路上,捡到一个黑色背包,周边也没有其他人。老江想失主一定很着急,就打开了背包看能否找到失主的信息。他看到包内有现金一万余元、几张银行卡和其他贵重物品。在原地等待失主的时候,来了一名男子得知他捡到1万元钱主动提出两个人分了这笔钱,被江先来义正言辞的拒绝了。等待失主未果后,江先来把包交到了九里村委会。村干部通过包里的证件联系到了失主。两个小时后,失主周晶接到村委会的电话后喜出望外,驱车来村委会领取了失物。“真的是太感谢了,您就是现在的活雷锋!”当她了解到江先来的家庭情况后,感动地拉着江先来的手久久不肯放松。“当时我打开包看到这么多钱,就想失主肯定特别着急,我一定要把钱还给失主。我虽然是残疾人,但不是自己的钱我不能要。”面对记者的采访,江先来说出了自己的初衷。江先来拾金不昧的事在小山村传开后,江西日报、九江日报、新华网、九江新闻网、江西宣传、九江发布等众多媒体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很多热心的村民都提着东西去看望他一家人。老江热情招呼着大家喝茶吃瓜子,但礼品一样没收。

九江文明网|2020-04-22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