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创业失败留下一身债务走人。可怜天下父母心,年近七旬的父母为了早日帮助儿子挽回声誉,历经三年替子还钱。日前,被执行人陈某明年迈的父母在执行法官的规劝下,顶着炎炎烈日,如约来到瑞昌市人民法院,诚恳地替儿子将最后一笔案款3.19万元交到了四位年近七旬的申请人手里。事情办妥后,老俩口用农村特有“鞠躬”的方式,向四位同龄申请人表示歉意。
2015年至2017年期间,生活在城里的80后青年陈某明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便筹集资金跑到瑞昌市横港镇清湓村承包了一片菜地。经营期间为了用工方便,陈某明便在当地雇请了年近七旬的老大爷陈某民、老大妈王某金、范某青、范某枝等四人在菜地里干活。谁知好景不长,由于经营不善,陈某明经营的菜地没过两年便出现亏损,最后不得不留下一身债务关门走人。 四位老人在菜地里辛苦干活可到头来却没有得到劳动报酬,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拿起法律武器将陈某明告上了法院,法院经过审理后依法支持了四位老人的诉求。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办案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对陈某明的财产进行了查控,没有发现有财产可供执行。后经调查走访,得知陈某明自经营菜地亏损后一直在外至今没有回家且无音讯。为了寻求执行突破口,全力保障四位申请人权益实现。办案法官不得不多次来到被执行人家里,一方面通过其父母尽快打听到被执行人的下落,希望能早日将案款执行到位。另一方面望其父母转告儿子,告知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后果,同时希望他不要躲避执行,否则会受到信用惩戒和法律制裁。 经过几番释法明理,其父母虽然深居农村却表露了农村老人特有的正义感,诚恳地对上门的法官说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虽然儿子目前遭遇了挫折,但是请法官和申请人放心,即使我们老俩口受苦受累,也要把儿子所欠的案款还清”。最终,经过三年的努力,老俩口终守诺言,如期将拖欠四位申请人的案款履行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