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火车票,让隐匿多年的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自投罗网”;一套联动机制,让司法裁判的“白纸黑字”化作胜诉当事人手中的“真金白银”。
4月11日,记者了解到,为切实解决执行工作中查人找物的堵点,鄱阳县人民法院与鹰潭铁路公安处鄱阳车站派出所创新建立全方位信息化执行联动查控机制,建立“法院+铁路公安”执行联动协作工作站,通过信息共享、快速反馈、精准布控等举措,形成跨部门协作合力,让失信被执行人无处遁形,有力维护司法权威与胜诉当事人权益,为诚信社会建设注入司法动能。
构建“一盘棋”联动格局
3月21日,鄱阳县人民法院与鹰潭铁路公安处鄱阳车站派出所共同签署《协助查控被执行人联动机制实施办法》,构建了“一盘棋”联动格局,该机制以信息共享为核心,铁路公安通过实名制购票系统实时筛查被执行人购票信息,法院则通过专人专线接收线索,形成了“数据预警-快速响应-联合拘传”全链条闭环。
“过去,执行干警常常疲于奔命却难觅踪迹;如今,铁路网成了我们的‘天眼’。”鄱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敏介绍,自执行联动协作工作站运行以来,已拘传被执行人10人,拘留2人,案件执行完毕2件,结案标的额291550元。
近日,在徐某申请执行周某民间借贷一案中,周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执行法官多次前往周某住处寻人未果。面对执行僵局,执行干警将案件突破口锁定在“找人”上,与鹰潭铁路公安处鄱阳车站派出所联动,通过数据分析,在锁定周某购票信息后,执行干警迅速赶赴车站派出所,联合铁路警力将其拘传至法院。
面对法律威慑,周某当场履行4万元欠款并写下悔过书,多年积案得以圆满解决。次日,鹰潭铁路公安处鄱阳车站派出所再次反馈线索,被执行人吴某计划乘火车离赣。执行干警提前布控,在列车到站后迅速控制住吴某,通过释法明理,促使其履行3万元,并就剩余款项与申请人达成和解。
动态追踪让老赖无所遁形
“联动机制不仅依赖人工布控,更融入智慧执行手段。”鹰潭铁路公安处鄱阳站派出所所长吴影表示,双方建立执行联动协作工作站,是法院与公安深化协作的一次务实举措。
鹰潭铁路公安处鄱阳站派出所将充分发挥机制优势,协助法院在日常执勤、票务核查等环节筛查被执行人信息,对重点人员实施动态追踪,通过整合司法和警务资源,重点解决被执行人跨区域隐匿、行踪难寻等执行难题,进一步提升查人找物效率。
在近期一起案件中,被执行人刘某为躲避执行,连续三天更换购票身份信息,却因系统自动关联其亲属账户购票记录,刘某在进站闸机口还是被识别拦截。“现在的技术让‘换马甲’也没用!”民警感叹道。
4月1日,鹰潭铁路公安处鄱阳站派出所民警在票务核查时发现,被执行人施某意图坐火车离开鄱阳,便立即将信息传至鄱阳县人民法院,开展协同布控,成功在施某乘车前将其控制并拘传至法院。
执行法官通过释法明理与执行威慑相结合的方式,促使施某当场履行拖欠多年的4万元债务。鉴于其长期规避执行的违法行为,法院依法对其处以1000元罚款,并承担500元执行费。
“无论案件标的大小、年限长短,只要未执结,我们永远在路上。”曹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鄱阳县人民法院与鹰潭铁路公安处鄱阳站派出所将继续加强沟通协商力度,尽快实现“执行+查控”联动机制从探索建立到完善运行的实践突破。通过细化协作流程,优化线索研判和处置效率,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