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用动态
诚信红黑榜让失信“老赖”无处遁形
发布时间:2018-03-29  |  专栏:信用动态

  人无信无以立身,企业无信无以立业。我市某生猪养殖场负责人被列入“九江市诚信红黑榜”中的“黑名单”后,市商管办发现此人属享受生猪养殖政策补贴对象。了解这一情况后,市文明办召集市商管办、市中级人民法院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信息交流、政策研商,市商管办依照有关规定取消了该养殖场市级生猪储备承储资质、储备任务及生猪储备财政补贴。无独有偶,省内某知名建筑施工企业因实施瑞昌市某工程项目拖欠76万元务工人员工资而上了诚信“黑榜”后,参与招投标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在一起投资额超2亿元的工程投标中本已排序第一的中标资格被招标方取消,在业内引起极大震动。

  事实上,我市诚信红黑榜威力凸显的例子不胜枚举。313日,由市发改委、市文明办联合举办、主题为“凝聚诚信力量、共建信用九江”的九江首届诚信交流会在浔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各地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完善机制,多措并举,提升公民诚信意识,推动城市文明实现新的发展,诚信建设制度化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市文明办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诚信红黑榜发布工作成效突显:3年来共发布12期诚信“红黑榜”,共有310家企业进入“红榜”名单,85家企业、306名自然人上了“黑榜”名单,其中275名“老赖”还被列入典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我们按照中央、省文明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部门职能特点和九江工作实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主要作法有:建机制,全方位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抓宣传,全媒体发布扩大舆论影响力;重联合,全要素运用诚信评价结果。”市文明办主任周金平如是介绍。

  早在2014年,市文明委就制订印发了《九江市诚信建设制度化实施意见》,对市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措施等进行了明确分工。按照《意见》要求,从2015年开始,市文明办从完善机制入手,牵头建立了九江市诚信红黑榜发布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部门联席会、工作推进会,具体研究、部署诚信“红黑榜”发布事宜,统一发布口径,解决发布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明确每季度发布1期、每年发布4期。

  市文明办以德化九江栏目为宣传舆论主阵地,努力构建诚信九江的道德高地。2014年,市文明办和九江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推出《德化九江》专题栏目,目前已播出150余期节目,宣传报道了200多名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典型和10多个文明单位、集体,其中涉及诚实守信的道德模范、感动九江最美人物、文明家庭共有20多名(户),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了道德九江、文明九江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全媒体发布为手段,持续放大诚信红黑榜的社会效应:扩增发布媒体。从2016年开始,由之前的九江日报独家发布升级为全媒体发布,在九江日报、九江新闻网、掌中九江、九江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频率、@九江发布等媒体进行全文刊播;利用户外广告媒体、城市中心广场电子屏等,滚动播出红黑榜发布内容,进一步提高了“红黑榜”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持续跟踪报道。江西日报、大江网、九江日报、九江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上榜企业进行“回头看”,跟踪发布后的社会效果、公众反应、奖惩兑现等情况进行专题报道,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协调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过程中,市文明办注重发挥部门间联合、联动作用,取得了联合奖励守信人、联合惩戒失信人“1+1大于2”的效果。联合奖励,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自红黑榜发布机制建立以来,我市各职能部门注意发挥“红榜”在塑造企业信用形象、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竞争能力、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供最有力的证明等积极作用,通过优化税收、金融、劳动保障、进出口审验等综合性行政措施引领企业在行业、系统中带头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并使诚信良好的企业也从上榜中尝到甜头。联合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全市各职能部门对黑榜名单中的企业或个人进行重点监管、联合出击,依法追究其违法、失信责任,取得了良好的执法效果。据初步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被执行人因联合惩戒在出行、经商办企业、融资贷款、政策优惠补贴等方面受限后主动履行或者达成和解撤回执行申请的达5000多人次;在被曝光的275名“老赖”中,已累计执行金额12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权利人的经济利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信用九江|2018-03-29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