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用动态
九江中院改革创新亮出满意司法答卷
发布时间:2020-12-22  |  专栏:信用动态



争创一流业绩 打造一流品牌   


——九江中院改革创新亮出满意司法答卷    

  公平正义,是雕刻在我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坐标,是人民群众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辈子可能只会打一场官司,法院能提供什么样的司法服务,怎样帮老百姓实现自己的诉求,这关系到老百姓切身的利益,更关系到九江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

  近日,记者来到九江中院采访,法官给记者讲述的每一个典型案例、每一个工作亮点,都让记者深切感受到我市两级法院司法品牌建设带来的成效,无论是立案、审理还是执行,来法院打官司的老百姓在一个个具体案件中感受到了鲜明的变化。

  如今,老百姓打官司更方便了,有些纠纷不上法庭也能“摆平”,生效判决能够得到快速有效履行,民营企业家感觉到营商环境变得更好,黑恶势力得到应有的惩处,法院公开的庭审有时像一堂生动的环保课……

  九江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鄢清员说:“近年来,九江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任务,不断开拓创新,打造司法‘品牌’,在服务大局、执法办案、司法为民、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瞩目成就。”

  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四最法院”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中院通过调解方式妥善化解了“全国优秀施工企业”“江西省十强民营企业”江西赣基集团工程有限公司诉被告贺超群追偿权纠纷一案,保护了我市重点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获得了一致好评。

  中院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全力打造最为民、最公正、最高效、最廉洁的“四最”法院。该院主动融入市域现代化治理,精准对接群众司法需求,积极吸收公证、民间调解、仲裁等主体入驻诉讼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多元的纠纷解决渠道,并且开通企业法律咨询热线,开辟涉企纠纷立案绿色通道,切实保障了企业诉讼权利。

  为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九江中院坚持审慎“善意”文明的司法理念,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依法慎用查封、扣押、冻结等财产强制措施。

  在依法保障企业各项合法权益的同时,九江中院还增强服务保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办案中发现的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典型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合力。

  为规范民营企业退出市场机制,妥善处置“僵尸企业”,今年,九江中院与九江市政府以及全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驻市有关单位,建立了政府与法院“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合理处置”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风险管控与事务协调,法院主导司法程序的一体化处置模式,共同推动了企业破产处置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为保障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保持全省前列

  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全面检阅之年。自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恶涉伞案件318件,审结313件,结案率98.43%,实现了4月底前存量案件、中央及省委督办案件和法定期限内清结率“三个100%”目标。全国扫黑办和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6起涉黑案件,均已一审判决,黑恶线索已全部清零。其中,九江中院创新运用联席会商、分案审理等新机制,高质量审结湖口“1·16”专案等一批涉黑涉恶案件,得到了全国扫黑办调研组充分肯定。

  为解决涉黑恶案件财产甄别难、涉案实物财产上缴难等问题,九江中院推进“黑财清底”专项行动,对于有财产可供执行的“黑恶伞”案件,依法做到快立、快执,彻底铲除黑恶势力等犯罪的经济基础;对于涉案财产需要强制清场、强制搜查等案件,坚决采取相应强制执行措施;对目标案件扎实做好调查取证工作,依法适用强制审计、专项调查等执行调查措施,深挖“黑财”线索。截至9月底以前生效并移送执行的“黑恶伞”刑事案件134件,判处财产刑1.85亿元,执行到位金额1.34亿元,执行到位率72.42%,推动了扫黑除恶长效常治。

  环资审判 护航九江绿色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九江两级法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环资审判司法作用,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护航九江绿色发展。目前,我市已经建立了覆盖两级法院的环境资源审判体系,构造了以“理论实践互动,教育预防、巡回审判、多元共治、生态修复四位一体”的审判理念,环资审判已成为九江法院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司法品牌。

  今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环资案件288件,审结256件,全面启动了庐山、长江干流江西段、鄱阳湖、修河流域跨行政区域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构建起“山江湖河”全覆盖的跨行政区域集中管辖体系。为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审判机制,九江中院推动建立了我市首个公益诉讼社会组织——九江市环境科学学会,今年6月24日,该院已正式受理了由九江市环境科学学会作为原告提起的一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这也是江西首例由本地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今年10月20日,九江中院还与武汉海事法院签署环资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共同建立长江中游跨区域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

  九江中院2019年审理的特大跨省非法倾倒有毒污泥案,今年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2019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为扩大环资审判效果,促进人民群众的环保理念,九江两级法院在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都会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并积极通过主流媒体宣传典型案例。今年2月,全国50多家媒体、平台对九江中院审理的一起非法猎捕濒危野生动物上诉案进行了实时网络直播。

  目前,九江中院还在积极筹备与民建九江市委会、市检察院、生态环境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共同推动成立九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会,更好地为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法律服务。

  两个“一站式”建设 全面落实司法为民举措

  全市两级法院坚持把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推动矛盾纠纷从终端裁决向源头防控延伸。今年8月,九江中院制定了《关于诉讼服务中心对接多元调解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打造“1+N”专业调解模式,重点强化与金融、仲裁、道交等部门对接,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诉前多元解纷,降低民事纠纷成诉率。

  其中,九江中院已引入律师、银行、仲裁、公证等第三方服务,律师代理申诉工作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永修县法院依托赣江新区国际仲裁机构开展多元化解,经开区法院从公证送达与公证调解入手探索“法院+公证”新型工作模式,瑞昌市法院与市场监管、消保委共同设立全省首家“瑞昌市消费纠纷一站式司法联合调解中心”。

  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确定专、兼职调解员57人,特邀调解员共791人,今年全市通过多元化解e平台调解案件14349件,调解成功11941件,调解成功率达83.22%。前三季度,九江法院民事案件调解率、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排名均居全省前列。

  目前,全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基本已完成改造任务,并系统整合了多元解纷、诉调对接、速裁快审、涉诉信访等服务功能,基本实现线下“一站服务”,线上“一网通办”。今年上半年,九江法院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排名全省第一。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规范、优化执行流程 综合治理“执行难”取得阶段性成果

  今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1944件,执结19246件,结案率87.71%,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执行到位标的20.87亿元。全市两级法院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更加高效,“执行难”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为确立执行工作长效机制,今年,九江中院构建以执行指挥中心为监管中枢、执行事务中心为服务窗口、实施团队为办案主体的“中心+团队”办案模式,合理整合和配置资源,以提升执行质效。同时,注重深化联动机制,拓展联合惩戒范围和深度。市中院与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签订委托代征税款协议,方便当事人办理过户手续;与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搭建法院查控车辆专网对接平台,解决被执行人车辆查扣难题;此外,还分别与市文明办、市自然资源局等就被执行人财产查控、曝光、保全和悬赏担保达成共识,并签订协助协议,促进了综合治理执行难制度化、规范化。此外,还推动信息技术与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疫情期间,市中院执行局通过淘宝司法网拍直播平台完成了江西法院系统司法网拍直播看样的“首秀”。

  全市两级法院建立涉民生执行案件常态化优先机制,坚持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执行案款。全市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2721件,执行到位金额1.3亿元。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加大对“执行不能”案件中生活困难当事人的救助力度,2019年以来通过党委政法委、民政部门救助困难申请执行人300人,救助金额504.9万元,通过司法救助系统救助困难申请执行人253人,救助金额635.61万元。

  目前,全市两级法院执行工作已实现常态化的高水平运行。随着我市执行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执行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 “老赖”们将无处遁形,寸步难行。

  全流程数字化 打造“智慧法院”九江样板

  今年,九江中院打造全方位的智能化法院,深入扎实抓好信息化应用,全面提升科技应用水平,打造智慧法院九江样板。

  九江中院已建成“一个中心、五大系统”,即“云数据中心”和“收转发e中心”“群众e服务”“法官e助理”“审判e管理”“司法e政务”,实现了审判事务、诉讼服务“线上线下”高效联动。“云数据中心”,为强化信息化应用打下基础;“收转发e中心”应用系统,加强了集约化电子送达和邮寄送达,提高司法送达效率,有效解决了“送达难”问题;“群众e服务”系统,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了现代化升级改造,通过中国移动微法院等云上诉服软件,为当事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诉讼服务;“法官e助理”系统,有效地提升了电子卷宗利用率,提高了文书撰写效率,借助AI智能为法官办案减负赋能;“审判e管理”系统,通过云上法庭探索互联网审判,今年疫情期间,全市两级法院利用“云上法庭”远程庭审系统开庭和线上办理执行事务28500余次,确保司法服务不掉线,正义不迟到;“司法e政务”系统,利用司法政务平台和钉钉软件基本实现了政务办公自动化。今年,市中院破产审判团队利用钉钉视频会议系统,实现300余人同时在线的大型视频会议模式,在我省尚属首例。

  今后,九江中院将以此为基础,继续引进法律知识图谱、人脸识别、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打造专业化互联网审判法庭,先行试点司法文书邮寄集约化邮寄送达,打造智慧法院“九江样板” 。

  五年来,九江中院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荣获司法宣传工作全国先进单位、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全国先进单位、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全国先进单位、全省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该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和上级法院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九江法院工作新局面,为推动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九江改革发展新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九江日报|2020-12-22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