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共青城市商务局以“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攻项目、促消费、稳外贸,以开放型经济各项指标均呈逆势上扬良好态势,商务经济发展为全市应对疫情、汛情冲击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招引成效显著,“543”目标保质增量。2020年,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二“王炸”的理念,创新组团招商方式,成立了十四支专业招商小分队、设立了驻“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分局,紧锣密鼓地开展了招商引资“春夏攻势”“秋冬冲刺”专项行动。一年来,全市各级领导累计外出开展商务考察、洽谈324次,接待来访客商365次。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青城市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4个,总投资288.8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4个,总投资228.7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9个,总投资56.3亿元,数字经济类项目11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3个,工业项目开工率创新高(82.4%)。在超额引进50个工业项目的同时,储备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跨境电商先行示范,“555”目标全面完成。2020年,共青城市立足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规律,以新经济构建新产业格局、以新业态激活新动能潜力,成功举办了九江市第一届跨境电商发展建设论坛、2020中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峰会等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5次。通过引进澜湄航空(国际)项目,打造立足仓储物流分拨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货物集散地。截至目前,共青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实现商户入驻270余家,并通过“9610”“9710”模式实现跨境电商出口破1亿美元,助力全市外贸出口迈上新台阶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已成为全省跨境电商示范标杆。同时引进了网易共青城研究中心、渝万(北京)文化传媒、红透科技等新经济平台企业10家,实现了数字经济企业综合纳税5.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
外贸出口逆势上扬,开放型经济勇争先进。2020年年疫情来袭,对外贸企业影响较大。开工时间受限制,出口渠道受阻滞,外贸订单受影响。面对不利因素,共青城市通过制定地方扶持政策,积极兑现政策奖励,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出台了《共青城市抗疫情稳外贸促增长若干措施》,及时对龙泰运动、金淞电器等外贸企业兑现271.2万元出口奖励。在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共青城市主要外贸出口企业,如龙泰运动、金淞电器、华达医材出口均实现正增长。2020年,新增并引进了瑞钛科技、中乌医疗等5家外贸出口企业,2020年1-11月,共青城市实现外贸出口4.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34%;预计全年完成外贸出口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
商业经济稳中提质,羽绒名城熠熠生辉。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天虹上门”“易佳购”“兴盛优选”等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确保居民生活保障物资稳定供应,稳住社会消费基本盘。全力实施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以“百万电子消费券”打破疫情消费坚冰,激活消费潜力,撬动千万消费市场,带动了共青城市近百家商户“V型”反弹,实现社消指标逆势上扬。2020年共新增限上入统商户20余家(九江市第二),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通过举办首届共青羽绒服装周、首届网红灯光美食嘉年华等近10场线下大型促销费活动,全面激活消费热情,实现商业经济稳中提质。截至2020年3季度,共青城市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33亿元,人均消费26949元(九江市第四);截至2020年11月,共青城市共完成网络零售额11.64亿元(九江市第三),同比增长30.4%。全力推动“鸭鸭”转型升级,通过半年多努力,以股权收购和重组、明星品牌代言、嘉宾线上直播等形式,擦亮金字招牌,重振羽绒名牌,仅“双十一”“双十二”两天“鸭鸭”线上交易额破6.6亿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年销售额破了25亿元。(陈亦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