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用动态
法律帮扶助企业走出困境 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做好法律“守夜人”
发布时间:2021-03-16  |  专栏:信用动态

“十分感谢检察机关的帮扶,帮助把我从失信人名单中移除,使我的企业走出艰难困境,今后我将会用行动回馈社会。”3月9日,共青城市的明星企业、共青城忠业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忠道动容地告诉记者,他2015年陷入一场民事纠纷,成为了失信人黑名单,他经营的忠业服饰有限公司也成了当地的困难企业。2017年,九江市人民检察院挂点帮扶他企业后,发挥检察机关优势,从实事求是出发,帮助他从司法泥潭中解脱出来,并以诚信、实力和产品质量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共青城忠业服饰有限公司位于共青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一家中高端时尚服装、羽绒服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公司,拥有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近年来,该企业一直致力于品牌创新和生产加工转型升级,它也是共青城市首批获得欧盟认证的服装企业。忠业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忠道从事服装行业29年,2008年返乡创业,现拥有2家生产配套公司、1家设计公司,有14条生产线、员工300多人,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谁承想,这样的明星企业,几年前也曾陷入司法困境中,企业面临司法拍卖。“由于经营过程中过于信任对方,导致陷入了一场民事纠纷中,并且被法院判为失信人,导致企业无法融资、出行不便、亲友疏远、变卖房产,可谓是四面楚歌,举步艰难,”徐忠道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热泪盈眶。

作为挂点帮扶单位,市人民检察院帮扶工作小组经过长期的调查核实、实地走访,发现了案件线索,并多次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当地法院召开协调会。2019年,由市人民检察院牵头,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支持下,徐忠道终于从失信人名单中移除了。“从失信人名单中移除后,生意越来越顺畅了,在以后的生产经营中,我一定牢记这次的教训,增强法律意识;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法律不是冰冷的,而是温情的,我们企业家投资选地方,法治环境好的地方,一定是企业家愿意去的地方,从我的亲身经历来讲,九江就是一块投资的热土,这里法治环境好,检察机关好,法律监督机关好!”徐忠道表示,失信人解除后,市检察院帮助他规划企业未来发展,鼓励他研究服装品牌进入主流商圈,完善企业标准式合同、注意事项及企业内部管理,建立虚拟用工系统,让企业“轻装上阵”,还组织企业高管培训相关法律知识等。“通过这几年检察机关的帮助,我有信心逆势而上”徐忠道自信地告诉记者,2020年9月,共青城忠业服饰有限公司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公司的年销售目标是7000万元。

从受助者变助人者,徐忠道用行动回馈社会。现在的徐忠道不仅企业越办越好,他还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连续五年主动站到抗洪防汛一线。“我作为企业负责人,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有义务参与防汛抗洪”徐忠道告诉记者,防汛抗洪是一件累并快乐的活,因为他希望共青城市的群众都可以生活在一个安全美丽的城市里。不仅如此,他还扶贫济困,积极帮助当地困难户,带头捐款捐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忠业服饰作为共青城市最先一批复工的企业,共生产防护服80万件、手术服120万件供应全国。

“法治既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检察机关,既要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又要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九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帮扶小组负责人吴一敏告诉记者,法律帮扶虽然结束了,市检察院将从法律帮扶转到亲情和智力帮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助其转型、打造企业品牌。

近年来,市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中央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响应市委、市政府打造营商环境的号召,立足检察职能,努力打造法治优良、人民群众满意的检察品牌,真正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九江新闻网|2021-03-16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