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九江政策
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1-02-03  |  专栏:九江政策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长江江豚是我国重要的水生野生动物,是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指标物种,也是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鄱阳湖及长江九江段水域是长江江豚的主要栖息地。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围绕着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总体部署,提高认识,增添举措,长江江豚生境不断改善,江豚衰退现象得到遏制,数量基本稳定。但天然水域长江江豚死亡事件仍有发生,长江生物多样性态势尚未根本好转。为进一步加强长江江豚的保护工作,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把江豚物种保护作为助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域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和完善长江江豚保护管理工作体系,健全保护机制,落实属地责任,强化江豚关键栖息地生态系统修复,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和管理,确保长江江豚数量稳定。

二、工作目标

加快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捕捞渔民退捕转产,着力缓解人类经济活动对长江豚类的不利影响,努力减少江豚非正常死亡。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强化涉渔(水)工程监管,建立健全水生生物保护管理体制。建立资源调查档案,开展病伤江豚救护,科学开展增殖放流,强化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破坏水生态环境行为,力争到2025年,实现长江九江段、鄱阳湖九江水域生态全面修复,长江江豚生存条件全面改善,死亡突出现象得到有效缓解。

三、组织领导

各地政府要充分认识长江江豚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长江江豚的保护管理工作,把以长江江豚为主的水生生物保护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长江江豚保护管理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长江江豚保护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开展相关行政执法、资源调查、环境监测与评估、生态修复、收容救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等工作;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开展检查和指导,依法设立与保护工作相适应的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相关专业管理和科技人员;其它相关部门要密切工作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长江江豚保护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四、保护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保护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到保护江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制定相关保护措施,落实具体工作,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力做好长江水域江豚保护工作。(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二)加强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监管。一是明确保护区功能区划。要设立保护区界碑、界桩,树立宣传牌、指示牌、警示牌,明确保护区功能。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在江豚保护区和主要栖息地建立完善巡查制度,加强日常管理,明确部门职责,工作不推诿,加大巡查频度和力度,严厉打击危害江豚生存的违法行为。三是加强涉水工程监管。要加强对涉水工程监督管理,依法处理影响江豚生存环境的涉水工程建设项目,落实好相应生态补偿措施。(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港口航运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

(三)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一是加大全市打击电力捕鱼等非法捕捞活动综合治理力度,坚决遏制电力捕鱼等非法捕捞现象,集中排查整治使用电力捕鱼、定置网(迷魂阵)和地笼网捕捞等非法捕捞行为。二是严厉查处使用、制造、销售电力捕鱼渔具等违法行为,打击市场买卖非法渔获物,强化市场监督管理。三是加强与长江交界地市的联合行动,强化联动效应,共同打击非法捕捞行为。(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规范船舶运输及排污管理。长江船舶运输频繁,产生噪音对江豚的生存产生危害,降低江豚生存寿命,同时航行过程中因碰撞导致江豚死亡也时常发生,因此要严格规范船舶运输,合理规划航线,尽量避开江豚保护区及聚集区航行。进一步规范排污行为,向长江、鄱阳湖排放污水必须做到达标排放,强化长江及鄱阳湖水环境质量监测,为江豚创造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港口航运管理局、赣北航道事务中心、市生态环境局、九江海事局)

(五)建立健全江豚救护网络机制。一是加强全市江豚协巡队伍建设。在湖口、濂溪区现有江豚巡护队基础上,鄱阳湖区都昌县、永修县、庐山市等重点县(市、区)分别建立江豚协巡队伍,在江豚重要栖息地及其活动通道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随时掌握江豚分布和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和救助搁浅、受伤、患病的江豚,确保有效降低死亡率。二是设立江豚遇险或死亡报告制度。建立透明江豚信息报送网络,明确各地信息报送人员,网上公布救助结果信息,接受社会群众的关心和监督。三是强化救助能力建设。开展江豚保护培训班,请权威专家对全市江豚保护工作者进行培训,增强江豚保护能力,同时建立江豚紧急救助预案,备好救助设备、救助药物等准备工作,确保江豚能够快速、有效、科学救助。(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六)深度研究提升江豚生存率。一是建立完善的江豚数据库,不仅要统计江豚死亡率,也要监测统计每年江豚的出生率,全面了解江豚整体生存状况。二是落实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定期向长江、鄱阳湖水域投放水产种苗,增加鄱阳湖水生生物资源量,修复水域生态,提升江豚食物源。三是深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等研究机构合作。积极参与、配合江豚保护相关研究,以科学研究成果指导日常保护工作,形成“正效”效应。(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

(七)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江豚保护。加强人民群众科普宣传广度。提高社会公众江豚保护意识,提升大众的参与力度,鼓励沿江沿湖居民和社会志愿者参与巡护工作,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和建议,完善保护管理。(责任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日


中国九江网|2021-02-03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