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在浙江省衢州市工作的邱能一一家特意从四川老家赶到九江,将一面写有“人民至上,勇不惜身”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市公安局水上分局政委陈文生的手上。千里迢迢送锦旗,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一段故事?
事情得追溯到去年8月16日。当天,邱先生一家在衢州市药王山风景区游玩,不幸发生意外。“当时,我爱人带着小孩在景区溪水旁戏水捞鱼,溪中有个较深的坑,她一不留神,孩子就不小心掉进去了,我们足足花了几分钟时间才把孩子救起来,当时他的心跳和呼吸都没有了。”虽然事过多时,但说起那惊险一幕,邱能一仍心有余悸。
当时,邱能一和妻子对孩子进行了及时抢救,但无济于事,感觉回天乏力。可就在此时,一位自称是警察的中年男子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我们一直在给孩子心肺复苏急救,但可能动作不是很到位,没什么效果,他来到我们身旁说,他是公安的,经过专业训练,让他来。”邱能一回忆说。
原来,在休年假的陈文生和爱人一道,也正在该景区旅游。在下山途中,他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哭声,便立刻冲了过去。“我首先用手指把孩子嘴里的呕吐物抠出来,待扣干净之后,对其进行胸前按压。”孩子的父母哭天抢地,围观的人们不知所措;面对这一情景,陈文生没有片刻迟疑,立马展开专业急救。
冒着高温酷暑,陈文生跪在粗糙不平的砂石上,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心肺复苏动作,早已汗流浃背;几分钟后,小男孩总算有了反应。“小孩开始呕吐了,之后肚皮动了,慢慢出现一上一下的起伏情况,最终恢复了呼吸,小孩终于得救了,我这才松了一口气!”陈文生很是欣慰地说。
儿子化险为夷,邱能一感激不尽,他与陈文生互留了联系方式。随后,小男孩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但因病情危急,在重症监护室呆了整整一周才转入普通病房。其实早在去年9月底,邱能一就做好了锦旗,想当面向陈文生表达谢意,却因儿子一直处于恢复期迟迟没有机会。这次,他便趁着过年休假,一家四口特意赶来九江,给陈文生送上锦旗和感谢信。“我感觉没有什么语言能表达我一家人对陈文生政委的感激之情,谢谢!谢谢!谢谢他给了我们小孩第二次生命。”邱能一连连道谢。
恪尽职守、见义勇为,陈文生一直如是坚持。1980年,光荣地成为一名武警战士;2001年,转业至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工作……出生于1963年的他是一位有着40年工龄、34年党龄的公安老兵,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并获全省先进个人等荣誉。在1998年抗洪抢险的近3个月时间里,时任武警九江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的他带领170名官兵一直奋战在抗洪一线,先后参加了九江长江大堤决口的堵口筑坝和长江大堤56号闸口严重渗水抢险等40多次战斗,均出色完成任务,被誉为:“压不垮的汉子、点子大王、敢死队队长”,武警教导队堵决口的英雄事迹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各大媒体报道,其个人荣立二等功。2006年1月3日,浔城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车相撞后,车上26万元巨款撒满大街,正在休假、身着便衣的他认真做好现场秩序维护,事故得到妥善处理,伤者得到及时救治,地上巨款一分不少,此事一时成为九江美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曾多次对此予以关注并报道。
“看到群众有困难,特别是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挺身而出,这是党员不可推卸的责任!”陈文生语气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