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吴珊、实习生王重心报道:据外交部领事司消息,近期,不少中国公民向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反映,遭遇网络婚恋交友诈骗,骗子以在伊斯坦布尔遇到困难或意外为由,向受害人索取大量金钱。据总领馆初步了解,有关案件涉及跨国诈骗集团,侦破难度较大,请广大同胞提高警惕。
据媒体报道,有六旬女性因夫妻感情出现裂痕,通过互联网认识一名自称“土耳其军医”的男子,交往后,两人便以“未婚夫妻”互称。随后,该男子称想来探望该女士,于是向其索要1000美元机票钱。该女士在银行准备汇款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样并劝阻。还有女性在结识土耳其诈骗人员后,遭遇到“急需用钱”的故事套路,被骗金额巨大。据了解,一些诈骗人员会收集人们的真实资料,并用其身份进行自我伪装。这种伪装身份因具有一定真实性,自洽程度高,较难被识破。
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根据遭遇骗局的中国公民提供的信息,总结出以下特点,以帮助人们识别骗局:一、骗子往往自称为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中老年外籍人士,身份可能是在土耳其投资的外国商人、联合国人员、无国界医生、人道主义志愿者、海员等,常年在外无可以求助的可靠亲友;二、骗子针对的目标通常是中年女性,在短期接触后即表达爱意并感情强烈,与受害人长期保持密切联系,数月后才提出金钱要求;三、骗子自称欧美国籍人员,但英语水平有限,使用词汇简单,句子语病较多,有些情况下是团伙多名成员轮流联系,语言风格变化明显;四、骗子自称在土耳其遇到困难,如需要缴纳海关罚款、支付手术费、遭遇拖欠货款、行贿当地政府官员等,如不立即解决后果非常严重,但这些困难都可以通过金钱解决;五、骗子提供的土耳其政府、警察、医院、海关、航空公司等文件均为英文或简短的土耳其语,无法提供完整的土耳其语文件(土官方文件一般较长),无法提供土方联系人电话;六、骗子可以提供多张不同场景的照片,但以种种理由拒绝视频见面,也无法提供与所在地当日报纸的合影;七、骗子提供的汇款方式为他人名下的中国大陆或港澳银行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