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我市法院坚持防控、审判两不误,利用科技手段有效开展司法工作。
4月9日上午,萨尔图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审理了一起诈骗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被告人和公诉人,都不在法庭现场,此次为三地远程同步“云”开庭。
那么,本案中被告人究竟是如何行骗的?记者了解了其中的细节。
诈骗四起骗得42万元
被告人杨某,原为我市某企业职工,1996年被单位辞退。
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杨某三次隐瞒被我市某企业辞退的身份,谎称是该企业领导,以能帮助受害人办理工作调转为由,实施诈骗。
2017年12月末,杨某还以能够买到便宜拍卖车辆为由,骗他人钱财。
杨某共实施诈骗四起,涉案金额计42万元。
杨某所实施的第一起诈骗金额较大,以谎称能帮别人办工作为由,骗取受害人22万元,案发前返还了5万元。
原来,受害人间接得知杨某有一定的办事能力,杨某在隐瞒身份的前提下,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一次次掏腰包,但工作却一直没有办成,三位受害人便报了案。
将获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刑罚
2019年7月,杨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被萨尔图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2020年4月9日,萨尔图区法院依法公开审理此案。
萨尔图区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周力影告诉记者,被告人杨某,涉案金额达42万元,根据法律规定,刑期为有期徒刑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适量处额罚金,目前等合议庭合议后宣判。
周副庭长提醒市民:正规企事业单位,都是通过公开、透明的招考方式招录人员,有人称能通过花钱的途径解决工作问题,请大家一定不要相信,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