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治理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冒充孩子骗培训费 家长警惕被套路!
发布时间:2020-06-15  |  专栏:风险提示

“老爸,我现在在学校上微机电脑课,有个学习的事想跟你说一下。”叶卫星是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熟溪派出所一名工作多年的老警察,3月19日下午,他收到一条写着女儿真实姓名的QQ好友申请。通过后,QQ对面的“女儿”发来了这样一句话,随后还发来一张培训通知的图片,上面要求交培训费6980元。末了,“女儿”还表示很想参加这次的培训。

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叶卫星一下就断定对方是骗子,直接亮明了身份,对方在QQ上把叶卫星拉黑了。“这骗子太不专业了。平时跟我们联系,女儿基本都用微信的,而且我们约好微信QQ的称呼,她叫我爹我叫女儿小名。”

然而,就在同一天,同样是女儿在外上大学的两户人家,就没有叶卫星幸运,他们都被骗子以冒充孩子要培训费的名义骗走了钱。

自家孩子好学,作为家长当然要鼎力支持。有些骗子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冒充学生或老师向家长要培训费或报名费,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最近,武义县公安局连续接到不少家长遭遇此类诈骗案的报案,为此发布预警提醒广大市民引起注意。

2月7日,吴某收到一个叫“开心就好”的微信用户添加其微信。通过好友申请后,对方自称以其儿子的名义向其要38000元培训费。吴某开始并不相信,对方提供了一个陌生电话号码,吴某打给对方,对方自称是刘主任并称其儿子有资格参加培训,让其将38000元钱汇入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内。吴某信以为真,按其要求汇款后发现其儿子并未联系他,方知被骗。

民警介绍,骗子的目标非常明确,都是一些在校学生的家长。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技术手段,首先窃取他人QQ号、微信、微博账号,而后在好友名单里物色诈骗对象。对方会冒充子女的身份,称自己手机掉水里或者损坏不能用,表示自己是借用别人的手机,对家长谎称知名大学、知名教授要来学校培训授课,或称有机会拿到证书,需要缴纳一定费用。

在诈骗过程中,骗子的角色转换无缝连接、欺骗性强,经常以手机故障、不便通话为由,要求家长联系某“老师”(骗子),这避免了家长回拨求证。等家长联系指定“老师”后,又以各类名义要求向指定账号转款。

网络科技发达,微信、QQ等社交途径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民警提醒,一是不轻信。家长们接到通过陌生电话、qq声称是子女索要钱财时要沉着冷静,及时用其他方式与子女取得联系,若是无法联系,可联系老师或学校。二是不点击。注意信息源,切勿点击不明网络链接。平时记得保存孩子班主任、老师的电话。最后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一旦受骗报案越及时,警方通过快速止付机制拦截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发现被骗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求助,警方将第一时间启动涉案资金快速查询止付机制,分秒必争、以快制快,最大限度地保护受害者的财产安全



信用福州|2020-06-15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