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治理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微商“造假神器”编造火爆生意
发布时间:2020-07-27  |  专栏:风险提示

随着微信的普及,“朋友圈”逐渐成了“生意场”。“微商宝妈创业年薪百万”“朋友圈卖面膜成为人生赢家”……不少微商经常晒出少则几百动辄数万的交易记录,做微商低成本、高收益的说法不断挑动着大家的神经。然而,看似火爆的微商生意,有着高额成交量的销售截图,可能只是“皇帝的新衣”。

  近日,有市民透露,不少微商利用“微信对话生成器”“支付宝截图生成器”等“造假神器”,制作假的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发在朋友圈宣传,营造产品热卖的氛围,误导消费者,还借此吸引代理商,发展下线,赚取代理费。与此同时,不少商家嗅到这其中的“商机”,做起了软件售卖生意。对此,律师表示,经营者制作假的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发在朋友圈做宣传,故意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决策的行为,构成欺诈行为。

  微商晒单藏猫腻

  市民罗小姐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在她的朋友圈里有位做微商的同学经常晒销量图,一水儿的交易记录令人眼热,其销售的减肥药和一些化妆品常常卖断了货,光面膜平均一天就能卖出去几百张,而在她的一些转账截图上可以看到,金额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心动的罗小姐也花了2999元成为代理,开始了自己的微商之路,销售化妆产品。

  为了招揽生意,她也像其他微商一样,在朋友圈里推广产品。“我每天都刷屏,晒产品图片和相关介绍,但别人晒的很多都是交易记录。”对此,罗小姐非常纳闷:都是同样的产品,她一个月只成交三四单,而其他微商几乎每天都能晒出新的交易截图,有的甚至一次销售额就达上千元,这让她非常不解。如此火爆的成交情况,让罗小姐感到有点自惭形秽。“同样是做微商生意,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

  直到去年12月,她加入微商经验分享群,经同行点拨,才发现原来不少微商在朋友圈晒出的“交易截图”都是通过“微信对话生成器”等软件伪造出来的,软件安装后,从交易对话到转账记录,从效果展示到检验报告,所有信息都能造假,这些“截图”可以吸引更多顾客“上钩”。

  “朋友圈都是熟人,我不能连自己的亲朋好友也骗。”如今退出“微商界”的罗小姐说,在微信上肯定有很多商家是真正卖东西的,但不排除一些商家虚假宣传,“利用‘微信对话生成器’吸引生意的把戏,在微商圈已不稀奇,大家彼此心照不宣,部分昧着良心的商家早已成为这些‘神器’的使用常客。”

  “造假神器”网上售卖

  记者在百度搜索关键字“微信对话生成器”,共弹出8600000个相关结果。记者随机点击了一款“在线微信对话生成器”软件,发现在功能页面上,用户可通过“对话设置”功能,随意编造对话双方的用户名、头像、聊天内容、转账金额和语音时间,还可以通过“外观设置”功能选择运营商名称、网络信号等细节。设置完所有的内容后,点击“生成图片”,则变成了一张真假难辨的截图。

  在另一家网站上,记者看到一款软件甚至打出“微商推广必备神器”的旗号,并直接标明“微信对话记录仿造伪真”,这款软件还是网站的周下载冠军。在该软件中,钱包余额、语音聊天、微信账单、支付信息、提现流程等都可以在设置好相关信息后生成一张一模一样的图片,就连信息通知和手机来电页也都可以制作出来。但是部分功能却要交纳88元一年的会员费才可以使用,例如“生成图片”如果需要去水印,则需付费。记者联系了软件制作网站客服,客服称,注册VIP后,“生成图片”不仅可以去水印,商家还提供“售后服务”,软件的更新及永久使用,都是免费的。

  网上不少人嗅到这其中的“商机”,做起了类似生意。在一些网站上,很多免费下载的“微信聊天生成器”都是试用版,只能使用部分功能,如果需要完整版,则需要付费请人代做,淘宝网中关于微信生成器的销售商品就有几十个,价格从10元到160元不等。记者联系了其中一个卖家,对方说,买了商品之后可以教到会,“而且我们有更高级的版本,如果你做代购,还可以对GPS定位进行修改,假装你在国外。”

  此外,网站上还存在各种五花八门的“造假神器”,除了微信对话外,支付宝交易截图、淘宝订单截图同样可以编造。一些微商不仅利用这些“造假神器”编造截图,误导消费者,还借此吸引代理商,发展下线,赚取代理费。

  “我的一位网友几乎每天都晒数千元的成交额,受到她的影响,我也动心了。”兰溪一位全职妈妈张女士告诉记者,此前她曾被朋友圈网友发布的假象迷惑,交了代理费,也成为了一名代理商。不过一个月后,订单却寥寥无几。

  随后,她向该网友打听“致富经”,才得知做微商需要一些策略和技巧,高额成交量、火热交易的截图可以用软件“编”出来,并且该网友同样是被别人欺骗,只能依靠发展下家捞回点成本。张女士透露,微商利用虚假宣传的方式仅仅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并不是所有的微商都能吸引到大批的买家。真正赚取利益的是,通过虚拟转账记录营造生意火爆假象,以此来发展更多的代理商,赚取提成。

  “上级代理一般以高利润、高差价,招聘层层代理,然后依靠层层分销,赚取利润。”张女士说,这样的形式可能涉嫌传销,她不想忽悠身边的朋友,就退出了微商圈。

  虚假宣传或构成欺诈

  针对微商在朋友圈里发布假截图的情况,有律师表示,经营者制作假的聊天记录和转账记录,发在朋友圈内作为宣传,故意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决策,这种利用一些外挂软件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已构成消费欺诈。“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并可以要求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违法行为进行惩处。”律师表示,现实中微商交易发生侵权行为后,维权通常难度较大,因此,在朋友圈交易时,朋友之间的买卖更应当走正常程序,尽量让对方提供有效的发票等。即使没有发票、合同,也要注意留存银行转账记录、交易双方聊天记录等,这些是形成买卖合同关系过程的证据,发生纠纷维权时可以用上。

  那么这些软件的生产者与发布者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呢?律师说,微信和支付宝转账生成器侵犯了微信和支付宝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5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和作弊商家一样,软件的生产者和发布者同样面临民事赔偿责任。

  在律师看来,“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通过不断地维权和执法,才能推动法律的实施,防止造假行为。消费者应当积极维权,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并将违法线索反馈给微信、支付宝等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和政府职能部门。其次,微信、支付宝等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应当站出来,依法向软件生产者进行维权,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此外,政府职能部门,应当依法对经营者进行处罚,同时对软件生产者进行处罚,责令停止侵权、并处罚款;软件生产者应当停止使用微信、支付宝等标识,避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信用福州|2020-07-27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