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治理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珍爱钱包,远离电信诈骗!
发布时间:2020-08-03  |  专栏:风险提示
 电 信 诈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和网络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各种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

当下移动通讯的飞速发展,信息高速网络通道的打通,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的同时,也给新型电信诈骗类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目前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以下几种:

No.1

网购口罩、消毒液诈骗

案例

王某通过微信购买了2600个一次性口罩,微信给对方转账6000元,过了几天,对方并未发货并将王某的微信拉黑,王某才发现自己被骗。

防骗提醒

诈骗分子是通过微信、QQ等朋友圈推广防疫用品,抓住受害人急切需求的心理,利用网络空间虚拟化实施诈骗。所以,通过微信、QQ等朋友圈购买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毫无保障,请勿盲目相信!

No.2

虚假投资诈骗

案例

小林在某网站投资赚钱,在客服人员的指导下,在该网站进行充值赚钱,多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转账后该网站关闭,发现被骗。

防骗提醒

不要轻易添加投资理财方面的网友和微信群,这些所谓的“导师”和“学员”多数是骗子伪装。不要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不要下载网友推荐的投资理财APP。网上“一夜暴富”“快速致富”之类的投资理财广告多数是陷阱。投资理财一定要认准正规机构。

No.3

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案例

韩某报案称:在微信群里看到有关于网购刷单的信息,并与其联系,对方称刷单可以获得刷单商品6%的佣金,韩某随即开始刷单任务,用手机支付转账到客服发过来的银行卡上。转账后,对方以刷单任务存在异常、未完成刷单任务等理由,拒绝退还本金及佣金。

防骗提醒

网络刷单本来就是违规、违法行为。不要轻易相信网上各类兼职刷单广告,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谨防被骗子以”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骗走大额资金。

No.4

网络交友诱导赌博、投资诈骗

案例

李某报案称:自己通过一个微信好友的链接下载了某APP,在该APP内直播间内与主播进行“炸金花”赌博,在该赌博平台,李某微信转账和支付宝转账十次后,发现被骗。

防骗提醒

网上交友需谨慎,目前网上有人专门“养号”“卖号”,不能仅凭对方网络账号使用时间长、更新频率高,就认定对方身份是真实的。视频里的“高富帅”“白富美”也可能是化妆了的职业骗子。网络赌博属于违法行为。

温馨提示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衡阳农商银行郑重提醒广大群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安全防范意识,对陌生网友、陌生链接、陌生账号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同时坚决做到“六个一律”和“八个凡是”:

01

六个一律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

一律挂掉。

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02

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

都是诈骗。

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

都是诈骗。

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

都是诈骗。

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

都是诈骗。

来源: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

信用福州|2020-08-03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