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我们通过几个案例
分析几种骗术
请大家遇事擦亮眼睛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案 例
赵某卖水果,接到订货电话后,对方不要求货到付款,而是马上付钱。赵某欣然接受,殊不知已经落入陷阱。对方让赵某打开支付宝的付款码,要求告知二维码下面的数字,赵某心有犹豫,但对方称“我是顾客,我付款给你”,赵某心想对方确实是付款,便告诉了对方这串数字,结果收到的确是自己的支付宝付款成功信息。
套路解析
了解支付宝付款码行骗手段后,我们可能会感觉这种方式算不上“高级”,但是骗子却屡试不爽,骗子正是利用“我是买家,我付款给你”这种易产生歧义的语义,骗取那些不理解付款码、收款码、付款数字的摊主们。
案 例
基于目前大家习惯的支付方式,钱某找人制作了“收款二维码”。但晚上招待完顾客后,拿起手机才发现自己的账户一无所获,经旁边人提醒检查收款二维码,才发现不知何时换成了别人的二维码!
套路解析
躲在暗处的行为人利用摊主没有专业的“扫码枪”,且在嘈杂的闹市中听不到或者没有设置来款语音提醒的特点,偷梁换柱换掉摊主的二维码,忙于招呼过往客人的摊主往往事后才会发现,但已造成了经济损失。
案 例
孙某得知手机转账一般会延迟到账便心生歹意,来到地摊闹市加了不少摊主的微信,通过微信聊天下单并要求快递发货。
付款时孙某采用在名字前面多加一个字的方式,故意输错用户名称,转账后孙某用手指遮挡第一个字拍下转账图片,或对转账截图进行PS,然后和自己账户扣费成功的图片一起发给摊主,摊主基于信任便会发货,24小时后孙某转账的钱款会因信息错误原路退回。
套路解析
骗子行骗大多都会选择在支付环节,摊主、店家与买家交易时对于钱款的交付一定要小心谨慎,确认收款后再行交付货物。
案 例
李某在网上找了一家公司,对方承诺可以在买家收到货物后付款,李某觉得有保障便下单订货。
一天后,公司联系李某,表示买家可以追加订货且专车送货,但专车送货需要缴纳保证金2000元。李某觉得保证金远低于货款,便进行支付。之后,一直未收到货物,李某才发现自己被骗。
套路解析
虚拟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在选择线上进货时一定要慎重,尽量选择正规平台或者公司,提高警惕,避免陷入“炒货”公司或“皮包”公司的陷阱。
案 例
周某在网站开店尝试线上经营。一日,周某收到一名自称官方客服发送的店铺未激活、交易关闭等信息,该客服称可以远程协助解决问题但需要周某支付宝账号密码,周某觉得是官方客服便同意,后发现钱款被骗。案发后周某才知道,这些骗子购买“爬虫软件”专门获取平台内新开店店家信息,从而实施诈骗。
套路解析
骗子使用“爬虫软件”,有针对性地获取大量新开店铺信息,根据新店主不熟悉程序和对官方平台充分信任的特点,冒充官方客服实施诈骗行为。此类诈骗的具体法律分析,请移步:小心了!有人利用“爬虫”技术骗取你的账号密码
案 例
小芳看中了某位主播推荐的一款特价商品,但该商品在各大购物平台上均已售罄。于是,小芳加入了该主播粉丝群,询问是否还有存货。入群后,群组内的“管理员”主动与小芳取得联系,表示他们手头就有“现货”,并且可以“粉丝特惠价”出售给小芳。小芳赶忙给对方转去了货款。
没想到,数周后,满心期待的小芳没能盼到货品的到来,却惨被“拉黑”。
套路解析
“虚假交易要警惕,风险提醒要留心”,有时候,多一分沉着小心、多一点冷静思考,就能躲避危险!
为了阻止诈骗行为对被害人造成财产损失,微信支付构建了有效识别恶意账号和交易的安全风控系统。
在付款过程中,当系统识别出收款方账户有异常特征时,微信会根据风险程度对用户进行交易风险提醒或拦截。当系统识别出收款方账号涉嫌欺诈违规,或者恶意程度较大,微信会对交易进行拦截保护,提醒用户注意资金安全,对付款用户进行15分钟的保护限制。
也就是说,转账时出现这个界面
千万要当心了!
友情提示
1.开店不易,涉及资金请提高警惕。不管是线下店家,还是线上网店店主,在日常经营和资金往来时,应当提高警惕,防范各类套路和诈骗。如遇到相关情况的,应保留证据、立即报警,确保及时挽回损失。
2.网购需谨慎。“先付款后收货”的交易方式风险很高,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交易更要提高警惕,谨慎确认,尽量使用可信的官方交易渠道。这样即使出现问题,也可以通过平台申诉退款退货。
3.支付时,若出现“风险提醒”界面要加倍小心,你很有可能正在陷入骗局!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微信安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