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轻松购物,网上购物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各路卖家为了高销量,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刷钻石、刷信誉、刷等级,一些骗子也看准了时机,利用刷单铺设陷阱。
近日,记者在龙南公安分局了解到,因刷单被骗报案的,每月都得有四五起。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大家要坚持“不看不问不参与”,不要有好奇心和侥幸心理。
兼职刷单被骗500元前几天,市民小周接到一则刷单广告,称手把手教,每天可赚600多元,小周当时并没有理会。
过了几天,小周又收到了这条刷单的短信。
正好自己时间也比较充裕,不妨试一试,心动的小周添加了对方为微信好友,为了表达诚意,对方发来了自己的身份证和工作证。
“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发给我,这人一定可信。”小周开始对此人深信不疑。
对方让小周在自己的网上购物账户里,存入500元作为刷单资金,并发给小周一个二维码。扫描了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入页面后,页面转成了对方的网上购物平台账号,对方告诉小周,这是在授权。
随即,小周在此账号里支付500元刷单佣金后,对方承诺返还本金和佣金。
小周没有多想,直接付了款,可支付后小周发现,这笔订单无法申请退款,于是询问对方,对方并未回复。
小周本以为是自己太心急了,第二天就可以退款了,便没再追问。
等了两日后,小周也没有等来退款,再次联系对方,仍是没有回音,小周这才知道自己被骗了,随即报了警。
刷单骗局有“目标”人群
本来只想赚点外快,但一不小心却走进了骗子设计好的“陷阱”,记者从龙南公安分局了解到,像小周一样被骗的,不在少数,每个月都得发生四五起。
早在一个月前,银亿小区居民孙先生应聘刷单,对方以返利的名义,要求孙先生向其账户转账,刷单后被骗了1.4万元。
10月14日,希望小区居民邹女士在一个“微信好友”的推荐下,通过“众聊软件”,添加一个自称刷单客服的人为好友,后在其指导下,进行刷单,尝到了一点甜头后,邹女士的投入越来越大,直到她接到了一笔连环刷单的“大活”后,邹女士的刷单生涯结束了,最终被骗走了两万多元。
市民潘女士在一家私企打工,平日工资不高,但时间还算宽松,为了赚点外快提升生活质量,她在网上做兼职刷单,可到了最后,却被骗了3000多元。
当谈到被骗对象时,民警分析说,目前网络刷单诈骗的群体主要有三类:一是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二是收入不高,有大量业余时间的人,还有就是在家的无业者。
他们往往时间很充裕,但防骗意识缺乏,容易掉进刷单的“陷阱”。
警方揭秘刷单套路
宝妈被骗、学生被骗……刷单被骗,大多数是怎样的套路呢?
警方对此进行了分析。刷单消息,有说日赚几百的,也有说一单几元、多劳多得的。
首先进群,或者加一个“客服”的QQ号填一些表格,之后就开始“做任务”。
刚开始的几单金额不大,佣金几元,刷单过程很快,做完也能立刻连本带佣拿到钱。
然后“客服”会继续给发任务,并且金额可能会更大,付完钱对方说你刷的是“连环任务”,一定要完成几单后才能一起返还本金和佣金。有人为了追回本金,往往会继续投入,等一番操作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民警说,甚至还有人开发了刷单平台,引诱受害人充值刷单,还有的平台登录时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当你输入后,平台就掌握了这些信息,不管你卡内有多少钱,都能被轻而易举地转走。
刷单违法市民莫参与
刷单这种套路,就是利用人们“不愿承认被骗”和“不想接受损失”的心理,所以,防止被这类骗术骗到,就是坚持不看、不问、不参与,不要有好奇心和侥幸心理。
无论刷单骗局如何演变,其实就是骗子利用刷单的幌子,搭配一系列连环套路,从而骗取钱财。
另外,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任何要求垫资的刷单都是诈骗,遇后立即报警,将对方的QQ、微信、电话号码等留存提交给警方,以便警方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