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老人
子女不常在身边
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生活
他们大多安全防范意识淡薄
这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
修水一名男子专挑留守老人下手
假冒老人子女的朋友
趁机诈骗财物
近日
修水警方陆续接到多起报警称
家中的老人被人骗走钱财
社会影响极其恶劣
2020年11月18日下午
民警在修水县城一小区内
成功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归案
经查,被骗老人共计29人
今年5月,住修水县城某小区程老和往常一样正在小区外散步,当走到一较为偏僻的地方时,突然一名自称是儿子朋友的中年男子张某和他打招呼。程老见张某憨厚老实,并且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在外务工儿子的名字,便放松了警惕。
“叔叔好,你儿子给我寄了一个包裹,让我转交给你,但是要拿到这个包裹需要支付450元运费。”张某说。程老丝毫没有怀疑,立马掏出了450元给张某。几天后,程老见包裹一直没被送上门,打电话给儿子,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今年11月的一天早上,修水县宁州区老人周某一个人在菜地种菜,一个戴着口罩的中年男子急匆匆地来找她,说自己是儿子的好朋友,因为她儿子最近身体不好,需要拿金银水拜神灵(迷信)。见该男子能准确说出自己儿子名字,看上去比较老实,加上担心儿子身体,老人便把身上的一枚金戒指、银戒指交给了该男子。随后,该男子又以支付快递费用为由骗取了老人现金230元。
案发后,修水县公安局宁州派出所根据辖区群众的报案线索,立即组织警力展开调查,第一时间赶往现场,走访群众,询问受骗当事人。经初查,周边多个还有老人被骗,被骗现金从200元至1500元不等,还有烟酒等物品。由于大部分受害者都是几天后在家中子女帮助下才报警,老人多数记忆模糊或口齿不清,难以提供有效信息,导致破案陷入了僵局。
修水警方高度重视老人被骗案件,自接到报案后,当晚便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对案件进行全力侦破。经过对近期案件进行分析、比对,民警发现在修水县城及各乡镇、武宁县境内也发生过类似案件,且作案手法类似,便对此类案件进行并案侦查。
虽然大部分受害者难以提供有效信息,但民警经过多日大量走访、排查,日夜查看监控录像,最终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发现嫌疑人张某活动轨迹,并找到其住所地。
11月18日下午,修水警方在修水县城一小区内成功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归案,张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今年,张某先后在修水县城、各乡镇及武宁县境内,通过事先踩点摸清被害老人家庭情况、假装老人子女朋友和老人套近乎后,以邮寄包裹、补办身份证需要费用等理由实施诈骗29起。
犯罪嫌疑人张某,修水人,47岁,与妻子离异后独自混迹在修水县城,此前曾有数次犯罪记录,而且都以诈骗为主。然而数次的入狱,也并没有让其痛改前非,反而让其增强了一些反侦查意识。
经审讯,张某每次作案前,都会了解周边环境情况,确定行骗对象后,就在其家附近套邻居的话,详细了解老人的家庭人员等信息。他的警惕性特别高,只要见到附近有警车出现或听到警笛声他会立刻逃离这一区域,以防被抓。
左一为犯罪嫌疑人张某
据张某交代,他选择老人进行作案的原因是,老人们反应较慢、戒备心不强,如果与他们聊熟后,他们都会不好意思打电话进行核实,一骗一个准。
张某每次作案金额虽小,但这些老人被骗以后,不仅仅钱财受到损失,他们的心灵也受到严重的创伤。
多叮嘱
多关心家中的老人小孩,提醒他们类似案件不要上当受骗。
不轻信
无论遇到任何理由的来历不明的“亲朋好友”,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打电话向家人核实才是正确途径。
不给钱
筑牢心理防线,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