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治理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为赚钱冒充民警 专门对小商户下手
发布时间:2021-02-26  |  专栏:风险提示

1120日,大庆市公安局会战分局接到辖区商户报警:有人疑似冒充民警进行消防检查,招摇撞骗。

  接到群众报警后,会战分局高度重视,立即展开侦查。

  通过半月有余的走访调查,民警终于掌握了“假警察”的身份,并成功将其抓获。

  近日,会战分局刑侦三队民警于峰,向记者介绍了案件经过。

  消防不合格被罚500

  “喂,你好!是民警同志吗?你们有人进行消防检查吗?刚刚有位自称警察的,罚了我500!”会战分局辖区某商户在被“罚款”后,迅速拨打了报警电话。

  这名商户告诉民警,一般辖区民警来检查,看着都很眼熟。

  可那天来的民警看着有点儿眼生,可着装和举止看不出破绽,于是就认罚了500元。

  被罚后,商户越想越不对劲儿,于是拨打了报警电话。

  接到群众报警,会战分局高度重视。

  这起案件涉案金额虽然仅为500元,但是,冒充民警罚款影响恶劣,且很有可能还有群众继续上当,于是,分局立即成立破案小组,开始侦查工作。

  在走访中,民警了解到,此前一个月,还有一商户因消防设施不合格被“罚款”。

  通过和商户的交谈以及对比监控录像后,民警确认是同一人所为。

  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民警发现,在116日以及1120日,都有商户因消防设施不合格被“罚款”。

  短短一个月时间,这个“假警察”作案四起,共计招摇撞骗2000元。

  通过细致的走访调查和对比工作,民警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崔某,抓捕工作随即开启。

  很快,崔某在某旅店内,被民警抓获。

  为了赚钱 假扮民警

  据办案民警介绍,坐进审讯室里的崔某,似乎还沉浸在自己伪装的“警察”角色中。

  对待民警的询问,崔某显得很沉着,觉得自己没犯啥大事,对民警罗列的犯罪事实也拒不承认。

  在民警拿出一桩桩确凿的证据下,崔某最终开口交待。

  崔某,今年四十多岁,以前在浴池给人干过搓澡工。

  可能是觉得,这钱赚得太辛苦,想赚点儿快钱,于是,就冒充警察招摇撞骗。

  要说冒充警察,崔某那可真是惟妙惟肖。

  在民警提供的视频中可见,崔某穿着警服,一板一眼装得都很像。

  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崔某曾多次被公安机关处理。

  1990年,就因盗窃被拘捕。

  1993年,还犯过抢劫罪。

  1998-2014年间,曾4次因招摇撞骗罪被哈市及大庆警方抓获。

  这次,他又重操旧业,继续冒充警察骗钱。

  在作案之前,崔某先要四处捣腾行头。

  为了防止让人生疑,他在多家警用用品商店购置警服及器械,甚至衣服和裤子都是分两家买。

  还在一些即将出兑的商店中,买来了执法记录仪,甚至是警徽警衔等。

  然后,再做个假的警官证。

  这一套下来,确实有点儿唬人,光看外表,普通人很难辨别。

  在购置齐全后,崔某回想着曾经多次被公安机关处理时和民警“打交道”的经验,模仿民警的一举一动和一些专业术语,就凭着这“内外兼修”的“本事”,开始了招摇撞骗之旅。

  进入商铺后,先是挑毛病,然后吓唬商户,要停业整顿。

  由于商户多为租赁房屋,最怕关门不营业,于是,大多都选择“认罚”。

  于是,越干越顺手的崔某,一个月内多次得手。

  可他没想到,自以为毫无破绽的作案手法,却被民警识破,并很快归案。

  仔细辨别 提防受骗

  针对此案,民警想对广大群众做出提示。

  民警在消防检查时,都是两人以上共同执法检查,不可能单独入户。

  在检查中,民警除了出示证件,还会出示相应的文件。

  最重要的事,即使是因消防器材不合格要进行处罚,民警也会出具处罚通知书,不会当场收取被处罚人现金。

  所以,在遇到类似情况时,请广大群众尤其是商户,要仔细辨别,如果存有疑虑,可先拨打报警电话求证。


信用福州|2021-02-26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