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治理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从90后女子网恋被骗十四万,和大家谈谈网骗的套路
发布时间:2021-03-19  |  专栏:风险提示

90后女子被骗十四万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如今已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不少男女,都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不少人就将希望落到了一些征婚信息上,也许有人通过这个方法获得了圆满的爱情,但是,也有人被骗子钻了空子。今年28岁的绍兴女子小美不久前在QQ上相亲成功,找到了一位男朋友,但是双方没有见过面,一直通过网络进行热恋,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聊得投缘后,小美也对这个男朋友完全放松了警惕,没过多久,对方就开始以各种理由问她借钱,小美也没有多想,前后通过微信把14万积蓄转给了他。可之后等来的却是男友的失踪。后来小美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于是马上报了警,警方在一处宾馆将嫌疑人刘某抓获,当时他正在和别的女性缠绵。刘某交代,自己一直处无业状态,也不想工作,觉得这样来钱方便。目前犯罪嫌疑人刘某已经被刑事拘留。

网骗手段五花八门

网络兼职型诈骗

5月初的一天中午,家住义井镇前河下村董某某在家中玩手机,QQ聊天软件上一网名为网兼客服晓红已认证的人以网络刷单兼职为由对其实施诈骗,董某某给对方提供的QQ号以银行卡转账、QQ钱包转账、QQ红包等方式转走5400元。李某某家住矿区,7月的一天下午2点多,有一名自称是网络兼职销售人员在QQ聊天软件上主动添加她为好友,李某某跟着对方在支付宝内刷加油宝单,分44次共计被骗43544元。工作环境自由、兼职门槛低、工作回报高,是网络兼职诈骗信息的共同特点。据民警介绍,网络兼职种类繁多,各种诈骗方式也可谓是层出不穷,五花八门,防不胜防。犯罪分子打着网购平台刷单、刷信誉的旗号,以提供网上兼职的机会为幌子,以支付高额报酬为诱饵,骗取当事人钱财。

信用卡型诈骗

今年6月,23岁的小刘在网上看到一则广告,发布广告的公司称,只需申请人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便可代办信用卡,7天之内可领到卡。于是,他通过广告上留下的电话,与一名自称姓张的人取得了联系。小刘告诉张某有关情况,张某对他说:我可以在5天内为你办理一张透支额度为5万元的信用卡,但你要先交300元代办费,另外再按照最高透支金额的3%支付用卡费”“我当时心里也有疑问,该不会是骗子吧?但他告诉我是通过银行工作的亲戚来代办信用卡,用卡费实际上是给亲戚的好处费,他本人只得到300元的辛苦钱。小刘很疑惑,但张某的一席话打消了疑虑。后来,小刘借来1800元汇到张某的账户。不料,再打张某的电话一直是无法接通状态,小刘得知被骗立即报了警。

网恋型诈骗

今年8月,李先生通过微信附近的人,陆续添加了两名陌生女子朱某和李某,其中李某是朱某介绍认识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聊天之后,李先生便对朱某心生好感,朱某还自称是李先生的老乡,两人不久便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但成为女友之后,朱某便不断要求李先生转钱示好。

9月初,朱某将李先生拉黑,从此便失去了联系。此时,李先生已经陆续给朱某转账3200元。由于损失金额不大,李先生并没有在意。之后开始与之前朱某介绍的朋友李某谈起了恋爱,没想到这二任女友竟然也玩起了同样的套路,不断要求李先生转钱。而在李先生提出要见面时,这个女友却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先生已经在这位第二任女朋友的身上花了9000多元。女友李某还曾承诺会用工资帮助李先生还信用卡,但最终却以叔叔生病为由没有兑现诺言,而且还向李先生索要看护费。上过一次当的李先生这才觉得蹊跷,向派出所报了警。警方调查后发现,所谓的朱某和李某其实都是一个年约四十岁的抠脚大汉,姓曾,通过把微信头像换成女性,进行诈骗。

防骗指南

公安部宣传的四要四不要

四要指的是:

转账前要通过电话等方式核实确认;

手机和电脑要安装安全软件;

QQ、微信要开启设备锁及账号保护,提高账户安全等级;

网上聊天时要留意系统弹出的防诈骗提醒。

四不要指的是:

不要连接陌生WIFI,有些WIFI容易导致支付账号密码被盗;

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验证码;

不要将支付密码与账号登录密码设为同一个;

不要将身份证等个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机里。


信用福州|2021-03-19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