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19日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4月份以来,我市深入开展“铁拳”行动,严惩民生领域违法行为,共查处了相关案件759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2件,严厉打击了民生领域各类生产经营违法行为,有力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
据悉,“铁拳”行动坚持民生导向,重点聚焦民生领域十一类违法行为: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食品集中交易场所和网红饮品店、凉茶店等餐饮服务企业以及食品小摊贩、食品网络销售、冷链食品经营等环节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宣称减肥和降糖降压降脂等功能的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药品的违法行为;生产销售“偷工减料”劣质建筑用钢材、线缆等违法行为;生产销售劣质儿童和学生用品等违法行为;涉企(中介机构)“乱收费”违法行为;翻新“黑气瓶”和违规充装等违法行为;城乡结合部、农村市场“山寨”酒水饮料、节令食品等侵权违法行为;“神医”“神药”等虚假广告违法行为;医疗美容机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使用违法行为;成品油经营违法行为。
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效果导向,全市“铁拳”行动纵深开展彰显了鲜明的九江特色。
扩大了“打击”范围。在省市场监管局部署的严厉打击民生领域九类违法行为的基础上,市市场监管部门认真分析群众举报投诉,将医疗美容机构违法使用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成品油违法经营两类行为纳入了“铁拳”行动整治范围,扩大了行动覆盖面,有效回应了群众关切。
创新了“打击”机制。为实现打击成效最大化,市市场监管部门构建了区域协查联办机制,坚决贯彻全链条办案理念,通过查办个案,深挖生产源头和销售网络,协同查处上下游关联违法行为,对违法利益链条各方“一网打尽”,杜绝有关违法行为“死灰复燃”,形成了强大震慑力。为确保“铁拳”行动高效有序推进,市市场监管部门完善了上下协调联动机制,市市场监管局各相关科室、执法稽查局加强对各县(市、区)市场监管部门案件查办工作的组织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执法办案中的疑难问题,对于重大跨区域案件统一组织执法行动,协调开展“集群作战”;对于复杂案件及查处阻力较大的案件实施挂牌督办。实现了全市“铁拳”行动一盘棋布局、一体化推进,放大了行动效果。
加大了“打击”力度。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与公安机关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线索研判等方面协作,对于重大复杂案件,视情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发挥各自优势,联查联办。对严重违法行为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强化刑事打击,升级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已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12件。同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依法公示行政处罚信息,将受罚企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加大联合惩戒力度,达到了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的惩治效果。
为增强震慑效果,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目标导向,将于近期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件,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威慑违法者,警示经营者,促进“铁拳”行动成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