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安的乡间粮管所里,时常能看到一个挺拔而消瘦的身影,她熟悉粮管所里的每个仓点、熟知每个仓点的仓容,她就是支行的老信贷员陈大姐。年复一年,她好像与这里的一座座粮仓融为一体,不知疲倦地发挥着囤粮作用。时光仿佛已经凝固,直到退休不可避免地来临的那一刻。
汽车穿梭在乡间蜿蜒的水泥路上,陈大姐向身边的小刘感慨道:“以前路又窄又是沙子路,现在的路况好走多了。以前在路上可克服了不少困难,我们一直坚持定期查库,就是要确保咱们行的信贷资金安全。”其实陈大姐退休的文件在这一天已经下达,行里也没有将此次查库工作分配给她,可是陈大姐固执地认为,自己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应该将分管站点的粮食库存核对无误后移交才放心。
车窗外,金秋时节的赣北大地显得广袤无垠,农民们正忙着收割累累硕果。谈话间不知不觉地到了粮管所。一下车,附近晒粮的老乡们一听说是农发行的同志来检查,都围上来询问收粮的钱啥时候能到。陈大姐和小刘被人群团团围住,陈大姐赶忙说:“乡亲们放心,咱们绝对不会欠农民兄弟的粮食钱,赶明儿粮管所开始收粮,那就是咱们的贷款到位的时候。”大家一听陈大姐的话,打白条的些许担心瞬间就消失了,就一哄而散。因为,陈大姐每次说的话那是最算数的。
陈大姐和小刘穿过人群,走到仓门门口,门开后,陈大姐一进入仓库就非常自然地爬上了梯子,站在底下的小刘仰头忽然发现,陈大姐的白发已经延着鬓角伸展开来。她娴熟地抓起一把稻谷在手中拨捻,又放入口中咬合,细细感知粮食的水分和质量。她抹下额头上细细的汗珠,转过身对小刘嘱托道:“以后这些粮仓就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工作,我也可以安心退休了。”小刘望着陈大姐鼓励和期盼的眼神,郑重地点了点头。他似乎在刹那间明白,陈大姐交给自己的不仅仅是粮仓,还有她的对农民那份深情的承诺、对工作一份深深的责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德安支行 简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