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用动态
柴桑区监察、调解、仲裁三力合一 多元化解劳动纠纷
发布时间:2020-12-21  |  专栏:信用动态

12月9日上午,一位朴实敦厚的中年大叔走进柴桑区劳动争议仲裁院办公室,手捧两面鲜红的锦旗,满怀感激地送到工作人员手中。

  

  这位大叔名叫陈细保,受雇于原九江县沙城工业园内某医用乳胶公司,2016年3月24日该公司因厂房搬迁聘请其从事氧割、机器设备拆装工作,当时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6年7月13日,陈细保在拆迁场地高墙上作业时摔成重伤。事发后,该公司拒绝赔偿且否认与其存在劳动关系。同年9月,陈细保申请劳动仲裁,柴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程序于9月22日受理此案,于11月30日裁决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该公司不服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穷尽所有法律程序。历时四年,陈细保最终通过司法途径拿到了应得的赔偿款。“虽说时间长了点,但钱到手了,我就很高兴,也非常感谢你们仲裁院的同志,那么辛苦地为我奔波调解、取证核实。”陈细保感激道。

  为有效化解劳资双方的矛盾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柴桑区人社局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仲裁调解双职能,互联互动、形成合力,从源头拦截争议纠纷、规范劳动用工,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用工环境。

  劳动保障监察强劲有力。由人社部门牵头,联合住建、交通等部门联动执法,夯实“治欠保支”新格局。全年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根治欠薪等系列专项行动4次,收缴35家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对符合条件受疫情影响的建筑企业退还工资保证金846.21万元,为606名农民工追讨工资861余万元,有90家单位纳入了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系统,运用平台支付1.25万农民工工资3.0021亿元,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8%。

  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本着“以人为本、调解优先、服务优先”原则,实行“首问首接、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机制,依法施政、依法办案、阳光仲裁,有效实现了仲裁调解无缝衔接。截至11月底,共接待来访群众136人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4件,依法调处34件、裁决21件,涉及金额约150万元;开辟防疫工伤事故认定“绿色通道”,受理工伤申请76件,认定工伤70件,认定精准率100%。

大江网|2020-12-21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