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项治理 >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骗子冒充班主任,混进家长群,以购买学习资料为名,诈骗3000余元
发布时间:2020-10-22  |  专栏:风险提示

   骗子混进家长群,改昵称、换头像,摇身一变成为“班主任”。日前,一名骗子通过这种方式骗了7名家长,共3000多元。目前,警方正在积极调查处理中。  

  10月18日下午,阜阳市公安局颍州分局西湖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称,有人混进孩子班级的家长微信群中冒充班主任,并以购买学习资料为名先后骗取家长3000余元。接警后,民警立即对事情的前因后果展开了调查。根据微信群内的人员往来记录,民警发现该骗子是通过学生范某分享的二维码进入群内的。

  范某告诉民警,这名骗子是他的游戏“队友”。因为自己学业繁重,不能经常玩游戏,他就将微信密码等告诉对方,让其帮自己登录游戏上分。由于两人只是在游戏中认识,从来没有聊过现实情况,范某也不知道对方身份。

  在微信群中,家长、老师和孩子都是实名的,骗子混进群后很快就找到班主任的微信资料。紧接着,对方复制了班主任的头像和姓名,用“画皮”的方式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随后,骗子发布了购买学习资料的虚假信息,并附上“学校统一收款码”,表示只有这一种收款渠道。部分家长看到后未向班主任本人确认,便直接将钱款汇了过去。很快,正牌班主任发现了异常情况,当即在群里通知,并与家长们一起报警求助。

  目前,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对此,民警特别提醒:对于重要的私密群聊,入群模式可设置相关身份验证,谨防无关人员进入群聊。收到交费、转账等信息通知时,可通过电话等方式多方核实,不要急于转账、汇款。 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信用福州|2020-10-22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