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份好工作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想法,尤其是求职季和很多城市推行的人才引进计划,也让应届毕业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只是,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他们的求职心理设下骗局。近日,杭州市某一公司以工作为由来欺骗应届毕业生,拿走生活补贴款80余万元。日前,该犯罪人员已被警方抓获。
据悉,该公司负责人刘某在今年1月上网时,注意到当地政府为了吸引人才,推出生活补贴政策给高学历毕业生——本科生1万元、硕士生3万元、博士5万元。而该补贴申请全程以网办为主且手续较为简单,这让刘某为了自己的贪念决定铤而走险。刘某以公司名义购买应届生个人信息和制造虚假的工作证明,再通过注册的账号冒领生活补贴并从中收取服务费。警方调查发现刘某在2月到5月共伪造60余名非杭州工作应届生的工作资料,骗取的生活补贴共计80余万元,而公司从中获利20余万元。
刘某的行为涉嫌诈骗公私财物,并存在虚构劳动关系的事实。在整个骗局当中,刘某的公司和这60余名应届毕业生没有任何的劳动关系,双方没有任何的劳动内容,这无疑是刘某敢设下骗局的原因——只要成功就是一本万利,而这个成本不过是公司收集来的应届毕业生资料等。
只是,不只是刘某要面对犯罪违法被抓的风险,就连没有在杭州工作应届的毕业生同样也有风险,这种不存在的劳动关系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也就是说,作为劳动者的应届毕业生本就是弱势,再加上像刘某这类挂靠公司和劳动者存在信息差,他们的劳动权益是较易受到损害的,并且因此而造成的损失也较难追回。
而刘某在犯罪违法过程中,除了制造虚假的当地工作证明外,还以代缴社保的名义骗取这些应届毕业生的社保费用。比如这些应届毕业生等劳动者会挂靠社保的原因,大部分是为了不断缴社保,但是,这类挂靠行为的成本和风险都更大,也容易被刘某这类骗子钻空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再加上社会保险信用系统的完善和普及,也让参保和骗保等行为更易被发现,也会对个人的社保使用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类似刘某这样的骗局并不少见,比如某位毕业于浙江某所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就因为挂靠社保和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被辞退。该名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出于赚点生活费的想法,在取得资格证后就想到了挂靠,看起来就似乎不是一件坏事——不用工作就能赚钱,但是,在他提出自己要转出社保和不挂靠的时候,该公司拒绝了他的正当要求,也让他本以找好的工作因为社保账号不能办理而丢了。而这位研究生只拿到了5000块钱,后续还要想办法拿回自己挂靠的社保和执业资格,但是,正如上面说的一样,这类挂靠关系不受法律的保护,维权恐怕是难上加难了。
这些骗局让许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深受其害,尤其是一些中介公司还将单纯的大学生视为目标,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工作,就要因为骗子的谎言而影响自己的就业。再加上如今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等政策,对这些挂靠社保和资格证等的大学生而言,除了自己辛苦考证书要被取消,还有可能要面临虚构事实行为和非法占有社会保险待遇的刑罚。采用正规的方法来交缴社保是最好的方法,不轻信对方的挂靠好处和不采用挂靠社保的做法,能避免大学生无意掉入对方设下的陷阱。此外,对用人单位的资质也要注意核实和调查,确保对方的真实性和正规性。